- 发表时间:2017年04月06日
此前据媒体报道,泸州泸县太伏中学发生一学生赵某死亡事件,引起众多网友关注。对此,泸县县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“泸县发布”发布通告称网传信息不实,公安机关将对造谣的网民依法进行处罚。
然而据新华社的最新报道,这起原本可以正常进入司法渠道的个案,逐渐演变为当前的群体聚集、警力封路、舆情汹涌。谣言四起,而当地却没拿出澄清谣言的事实。
更荒谬的是,当地不但面对记者提问时无法自圆其说,还派人“陪同”记者采访,而当新华社记者跑了20多公里村道前去采访死者的爷爷奶奶和同学时,被跟随的“尾巴”招来一批镇村干部,实施各种暗示威胁干扰,迫使采访对象不敢说真话。记者被当地的种种电话骚扰则更是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。
北京时间(时间论微信ID:Btimelun)认为,当地这种所谓的“陪同”就是赤裸裸的监视限制,而镇村干部干扰采访对象的做法更是莫名其妙,这些行为恰恰凸显了当地干部执政能力的短板。
按理说,涉事学生的死亡原因本来并不难查清,即便家属对于官方的鉴定结果有所怀疑,完全可以通过正常渠道解决。至于网传的所谓“校霸打人”也可以通过警方的调查很快查清。
但是据新华社的描述,当地至今没有说明死亡学生为何坠楼、是不是自杀等问题,却将网传的“调动大批警力”变成了事实,“在距离太伏镇数公里外,车就被拦下,两辆警车拦住路口,禁止一切车辆进入。在太伏中学门口看见街上站满了人,一排戴着头盔的警察将人隔开,学校大门两边有上百名警察将人隔开。”
正如当地百姓问的:“造谣传谣的你们不是抓了很多吗?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?你们在害怕什么?”这样的问题何止当地百姓有,恐怕任何一个旁观者都会产生疑虑。
目前,官方对于学生的死亡解释从最初“有证据排除他人加害死亡”,变为“无证据证明死者系他杀”。至于网传的“霸凌”等问题,两位地方领导一致表示“这是网上谣言,当地有理由不予回应。”这样的态度恐怕只能加剧公众对此事的质疑。
当地政府围堵记者采访、出动警力封堵市民、回避面对公众质疑的行为,无一不说明基层政府干部的执政能力中在处理公共事件、回应公众质疑方面的短板。
很明显,这些基层干部缺乏面对公共事件的能力,不懂得与公众、媒体打交道,不明白借助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传递澄清信息的重要。有些人甚至固守传统的媒体观念,对媒体的态度存在偏差,在应对媒体时还带有官本位意识。
殊不知这样的态度恰恰是把水搅浑,将本来可以很方便澄清的事情变的疑团重重,只能招致媒体和公众的进一步质疑。比如那些镇村干部威胁采访对象的行为,就实际上把一次简单的采访变成了“大新闻”。
实际上,如果当地政府能够正视舆情,积极面对公众质疑和媒体采访,各路媒体本来是传达政府声音、消除谣言的有力途径,做到“借媒体替政府发声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,现在这个局面又该怪谁呢?
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基层领导必须放下自己的官架子,转变媒体观念,正视公众质疑,积极回应公众对此案的关切,尽快说明死亡学生的死因及相关细节,给公众一个清楚的交代。
(本文系北京时间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,投稿邮箱:pinglun@btime.com)